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93篇
  免费   913篇
  国内免费   1861篇
林业   1277篇
农学   1576篇
基础科学   537篇
  979篇
综合类   12235篇
农作物   1525篇
水产渔业   1586篇
畜牧兽医   11736篇
园艺   1335篇
植物保护   581篇
  2024年   129篇
  2023年   504篇
  2022年   537篇
  2021年   656篇
  2020年   690篇
  2019年   823篇
  2018年   380篇
  2017年   653篇
  2016年   935篇
  2015年   993篇
  2014年   1622篇
  2013年   1472篇
  2012年   1964篇
  2011年   2141篇
  2010年   1812篇
  2009年   2036篇
  2008年   2185篇
  2007年   1770篇
  2006年   1546篇
  2005年   1448篇
  2004年   1084篇
  2003年   1023篇
  2002年   720篇
  2001年   787篇
  2000年   603篇
  1999年   511篇
  1998年   512篇
  1997年   480篇
  1996年   469篇
  1995年   436篇
  1994年   413篇
  1993年   354篇
  1992年   379篇
  1991年   382篇
  1990年   299篇
  1989年   292篇
  1988年   93篇
  1987年   60篇
  1986年   45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9篇
  1975年   6篇
  1974年   10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8篇
  195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采摘人工种植3年生甘草新梢的1芽2、3叶为试验材料,揉捻、阴干处理,比较不同采摘月份间、粉碎与未粉碎状态下、大田栽培与温室栽培条件及放置1年条件下,甘草叶中茶多酚含量、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2019年6月和8月所采甘草叶片中维生素C含量、茶多酚含量均为当年采摘期中最高。其中,2019年6月粉碎的粉末状甘草叶片茶多酚含量与维生素C含量均显著高于未粉碎的叶片状的;2018年5月温室粉末状甘草叶片茶多酚含量极显著高于大田的,但是维生素C的含量则表现相反;2018年5月所采甘草叶片粉碎后放置1年,其茶多酚含量与维生素C含量均显著低于2018年5月的测定值。说明不同采摘月份间、粉碎与未粉碎不同状态下、不同栽培条件及放置时长对甘草叶片作为叶茶的主要品质成分均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2.
为探究品种对大豆再生体系的影响,试验选取山西省选育的10个大豆品种,对其子叶节再生体系和胚尖再生体系中不定芽诱导率、伸长率、生根率及再生苗成活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子叶节再生体系中,晋豆37号与中黄13号的各个参数值较其他品种高,且差异显著;而在胚尖再生体系中,晋豆36号各参数值均较高。同一大豆品种在不同的再生体系中表现也不同。邯豆5号、晋豆19号、晋豆36号在子叶节再生体系中的4个指标值均明显低于在胚尖再生体系中,而中黄13号与晋豆37号在子叶节再生体系中的各项数值均比在胚尖再生体系中高。初步认为,品种与大豆的再生能力有关,其中,邯豆5号、晋豆19号、晋豆36号较适合胚尖再生体系的研究,中黄13号与晋豆37号较适合子叶节再生体系的研究。这些结果可为进一步进行大豆遗传转化提供较好的受体材料作参考。  相似文献   
93.
植物类病变是指在无外界致病因素和逆境因素的影响下,植株叶片、叶鞘等部位自发产生坏死斑的现象。这类突变与植物过敏性反应症状类似,属于程序化细胞死亡。在植物类病变突变体中,植株通常会表现出对某些植物病原物抗性增强。对植物类病变突变体的特点、遗传机制、病斑发生机制、抗病性以及类病变突变体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等进行整理,可为植物程序化死亡的机制研究和抗性品种的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4.
植物β-半乳糖苷酶是一类与细胞壁重塑相关的糖苷水解酶,广泛分布于植物组织,参与多种生理生化过程,但水稻BGALs基因家族的亚细胞定位及其生物学功能尚不清楚。根据NCBI公布的水稻OsBGAL1的ORF序列设计引物,从日本晴叶片c DNA中扩增得到目的基因片段,构建了OsBGAL1-GFP融合表达载体,然后通过农杆菌介导的烟草瞬时表达系统对其进行亚细胞定位分析。激光共聚焦观察结果表明,与空载对照相比,水稻Os BGAL1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壁,结合其生化活性,揭示其可能参与细胞壁多糖重塑。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5.
星豹蛛是农业害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通过转录组测序鉴定出66条星豹蛛细胞色素P450基因,进一步筛选分析出5条基因,预测其与外源物质代谢有关。为进一步研究星豹蛛细胞色素P450功能和代谢机制,选取其中一条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研究。试验通过RT-PCR扩增技术,将星豹蛛总RNA反转录cDNA,后以此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回收纯化产物完成单克隆并测序,获取该基因序列信息,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发现,克隆到CYP3001U15基因ORF序列,该基因开放阅读框为1 074 bp,编码357个氨基酸,分子质量为42 ku,等电点为5.91,原子总数为5 808,分子式为C_(1877)H_(2896)N_(494)O_(531)S_(10);正电荷残基47个,占氨基酸总数的13.2%,负电荷残基52个,占氨基酸总数的14.6%;蛋白的二级结构预测结果显示,α螺旋占47.62%,β折叠占8.96%,β转角占4.76%,无规则卷曲占38.66%;亚细胞定位预测结果显示,其定位在细胞内质网上;蛋白信号肽预测结果显示,该蛋白不存在信号肽;跨膜结构预测分析结果显示,其不存在跨膜结构。研究结果可就星豹蛛细胞色素P450基因对杀虫剂等外源物代谢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6.
为研究砷暴露对小鼠心肌组织损伤及细胞凋亡的影响,试验选用40只5周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饮用去离子水,低、中、高剂量砷暴露组分别饮用含0.15、1.50、15.00 mg/L三氧化二砷的去离子水),90 d后检测各组心脏脏器系数、血清心肌酶谱活力、心肌细胞凋亡率及凋亡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砷暴露组的心脏脏器系数均有所下降,其中,中、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与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组血清肌酸激酶(CK)、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α-羟基丁酸脱氢酶(HBDH)活力显著升高,低剂量组各项指标变化不明显。TUNEL法检测显示,对照组中未发现有凋亡心肌细胞,各剂量砷暴露组心内膜和心外膜下均可见不同数量的凋亡心肌细胞分布。与对照组相比,心肌组织Bax的表达在中、高剂量组显著上调;Bcl-2的表达在中、高剂量组显著下调;Caspase-3的表达在高剂量组显著上调。亚慢性砷暴露对小鼠心肌造成特异性损伤,且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损伤程度加重;诱导心肌细胞凋亡是砷暴露致心脏毒性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97.
98.
【目的】评估转Bt基因玉米HGK60对小鼠的亚慢性毒性效应。【方法】以8周龄昆明小鼠及BALB/C小鼠为试验对象开展小鼠90 d喂养试验,试验组和对照组各设置小鼠24只,雌雄各一半。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喂养转Bt基因玉米HGK60和非转基因含郑58玉米饲料,观察和记录45 d和90 d时小鼠的体重及进食量、血液生化、脏器系数及器官Bt蛋白残留情况。【结果】试验期间,转Bt基因玉米处理组的小鼠与对照组小鼠均保持良好的生长状况,无任何异常行为,也均无中毒死亡情况。45 d和90 d转Bt玉米试验组与含郑58玉米对照组小鼠的体重,进食量,血液尿素氮、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水平,胃/十二指肠、肝、肾及脾脏器系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45 d和90 d Bt试验组肝脏中均无Bt蛋白检出,胃/十二指肠和粪便中皆有不同程度检出,推测所检出的Bt蛋白可能是未经完全消化的饲料中的Bt蛋白。【结论】本研究试验条件下,转Bt基因玉米HGK60对小鼠的生长发育、血液生化指标及重要器官均无显著影响。此结果可为转Bt基因玉米的饲用安全性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
隐喻和转喻是一词多义的认知机制,词义的延伸主要是通过隐喻或转喻的认知思维方式来实现的。本文以英汉人体词"eye"和"眼"为个案,从认知角度探讨了隐喻和转喻对二者多义性的阐释,旨在揭示词义延伸过程中英汉民族认知思维的异同,同时证明语言个性特点对词义延伸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00.
为建立高效的朱顶红植株再生和种苗繁育技术体系,以幼嫩花梗为外植体开展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研究。对2,4-D和噻苯隆(TDZ)浓度、外植体发育时期及大小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将切片厚度为1 mm的幼嫩花梗外植体置于添加0.5 mg ? L-1 TDZ 和2.0 mg ? L-1 2,4-D的MS固体培养基上培养8周,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达85.3%。将胚性愈伤组织转移至相同的培养基上,每月继代1次,平均每月增殖10.6倍。在不含任何生长调节剂的MS培养基上,胚性愈伤组织的植株再生率达98.0%,平均每块愈伤组织可再生出12.3个小植株。经过36次(3年)继代培养后,胚性愈伤组织的增殖和植株再生效率没有显著变化。幼苗移栽至温室驯化,成活率达97.5%。再生植株移栽到田间,没有发现明显的表型变异。对随机选择的再生植株和母株进行简单序列重复区间(ISSR)扩增分析,证实再生植株没有发生DNA水平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